欢迎光临 注册 登录 留言 收藏 演示 首页


[配音文案欣赏]宁海政府宣传专题片文案

http://www.uupei.com  2011/6/21 10:42:23  优优配·配音文案欣赏
标签:专题片解说词 专题片解说词范文 政府专题片解说词 专题片文案
宁海政府宣传专题片文案
  本内容范文模板涉及的关键字有:“专题片解说词”、“解说词范文”、“专题片解说词范文”、“政府专题片解说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专题片文案”

  “十一五”这五年,成为中国进步最神速,变化最深刻的五年。 “十一五”以来,中国人爆发出连自己也难以相信的创造力,而宁海人民也不断创造辉煌。这是宁海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五年,是取得巨大成果的五年。

  2005年12月,中共宁海县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宁海县委关于制定宁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年1月,宁海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宁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此后五年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2007年1月,中共宁海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审议通过十一届县委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新宁海》的工作报告,并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

  五年来,中共宁海县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五五举措”,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战略,宁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园区实现整合提升,循环经济成效显著;农业立足主导产品,品牌创新不断突破,现代农业格局基本形成;以物流、金融、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勃然兴起,城市品牌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一、工业经济突飞猛进

  宁海县委在领导经济社会建设中,始终坚持咬定工业不放松,工业一直是宁海的主导经济和强县经济。

  至“十一五”末,宁海模具、文具、汽配、灯具、五金机械、电子电器等六大传统特色行业继续保持强劲态势,而新能源、新材料、数控机械、临港工业(家居和建材业)、生物医药、旅游休闲用品等六大新兴产业成为后起之秀。

  国华宁海电厂是浙江省“五大百亿”重点建设工程,也是宁海首个百忆工程项目。一期装机容量240万千瓦,于2003年11月开工建设,首台机组于2005年12月投产发电,2006年11月四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营。二期于2006年12月浇注首方混凝土,2009年完工。国华宁海电厂投产发电,缓解了浙江省缺电的紧张局面,为宁海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8年宁海被评为省循环经济发展先进县,宁海湾循环经济示范区被列为省25个循环经济试点基地之一。循环经济的“宁海模式”,主要突出三次产业资源的共享利用,加快实施循环经济发展“2133”工程,探索形成区域性混合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被学术界定为全国县域循环经济五大模式之一。构筑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产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圈”,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这是“宁海模式”的亮点。宁海湾循环经济示范区依托国华宁海电厂,成功引进总投资达230亿元的36个“补链”项目,构建完善循环产业链,资源利用率达到90%以上。

  面对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共宁海县委沉着应对,及时制定出台了工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40+18”条,后又出台补充意见12条,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涉企税费“减、免、缓、停”力度,大力扶持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夏秋之交,双林股份和东方日升相继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市场,实现宁海企业国内资本市场零的突破。双林股份和东方日升成功上市,标志着宁海企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十一五”以来,宁海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积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大力实施区域产业整合和提升。特别是2009年以来,把企业上市“零”突破作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县委县政府已确定进一步加快重点培育企业,争取近两年内又有一批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有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宁海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园区由“散”转“聚”整合提升,促进“二区八园”建设。所谓“二区”,即宁海经济开发区和宁海科技园区;“八园”,即文具产业园、模具产业园、电子电器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新型建材与家居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数控机械产业园。“二区八园”建设是宁海工业经济发展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对宁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4月2日,县委县政府举行宁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新迁暨宁海三门湾新区开发建设前期办公室成立授牌仪式,标志着宁海经济开发区(宁东区块)和三门湾新区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全面启动,三门湾新区已成功申报省级工业园区。

  二、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

  “十一五”期间,宁海县委将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物流、商贸、金融、旅游等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

  2009年12月,宁海首次召开全县服务业发展大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的决定》,着重发展以金融业和旅游业为龙头的“十大产业”,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支柱性作用越来越明显。

  物流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至2010年共引进12家汽车4S店,其中4家建成营业、5家在建;五金机电市场、金属材料市场建设进展顺利,果蔬粮油批发市场和名特优商品购物中心、龙海农批市场建成营业。乐购、世纪联华、太平洋百货、加贝等一批大型商贸企业繁荣了城乡市场,消费拉动作用日益凸显“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17.6%。

  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大信贷有效投放,宁海已拥有1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至2010年底,贷款余额从2005年的107亿元大幅增加到400亿元,同比增35.9%,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影响力越来越大,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如今的宁海旅游,拥有中国三大优质温泉之称的宁海森林温泉,有演绎明清江南地区婚嫁场景的“十里红妆”,有浙东大峡谷天河景区,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前童古镇和许家山村,有宁波“世外桃源”之称的野鹤湫景区,有享有中国“普吉岛”美誉的宁海湾,有被誉为“江南奇山”的梁皇山,有石文化风情园伍山石窟,有“东海云顶”茶山,有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等。随着金海豪生等一批星级酒店建成开业,宁海旅游接待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要设立“中国旅游日”的要求,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了设立“中国旅游日”的相关工作。依托“中国徐霞客开游节”的成功运作,宁海积极申请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期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并成为最热门候选日期。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宁海成为中国旅游日发祥地,必将给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徐霞客开游节的带动下,宁海各地乡村旅游节庆不断兴起。如长街蛏子节、胡陈桃花节、越溪跳鱼节、前童豆腐节、一市枇杷节、桑洲望海早茶节、许家山石头古村文化节、深甽十月半民俗文化周等。这些乡土味浓郁的节庆活动,有效促进了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三、现代农业格局基本成型

  “十一五”期间,宁海品牌农业发展迅速,茶叶、竹笋、枇杷、虾蟹、贝类、高山蔬菜等十大主导农产品进一步巩固,望海茶、泉丰西瓜、振宁土鸡、甬丰大米分别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十大名瓜”、“十大名鸡”、“十大名米”,西店牡蛎、凫溪香鱼、长街蛏子等名优海鲜远近闻名。2001年至今,宁海连续9年成为浙江省海水养殖面积第一大县。

  宁海10万亩东海岸示范区里实施的“立体循环”农业,被誉为“宁海模式”,受到农业部重点关注。以点带线,以线促片,连片成面,点线片面紧密结合,企业、产业、区域三个层次环环紧扣,经过几年打造,宁海县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农林牧渔产业门类趋于齐全,生产呈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初步形成“三级循环农业体系”。区内60%以上农产品通过优质加工达到转化,90%以上的农作物废弃物有效转化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和同步提高。

  2005年起,宁海县委县政府大力促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集约化经营,至2010年,耕地、林地、养殖水域流转面积达到63万亩,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近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00多名职业农民经营八成土地的良好局面。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深入实施,让农民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中走出来,使土地经营权向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集聚,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初步显现。

  “十一五”期间,宁海宁海以保障水安全、营造人水和谐的水环境和实现水利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推进水利事业。西溪水库于2006年建成,总库容0.85亿立方米,保障了城区及附近居民饮水,下游10万人、3万亩农田受益。2006年7月,宁海水务集团成立,成为集原水、制水、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宁海水务“航母”。颜公河、中堡溪、白溪等小流域治理成效显著,有效抵挡了后来的“云娜”、“麦莎”、“莫拉克”等系列大台风洪水的侵袭。完成整治平原河道200多公里,“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整治目标正逐步实现。蛇蟠涂围垦工程于2008年完成,下洋涂围垦工程于2007年动工,双盘三山涂围垦工程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

  2007年12月,宁海荣获省水利“大禹杯”金杯奖。

  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突破

  “十一五”期间,宁海城市框架全方位拉开,一个“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的生态型宜居宜业滨海城市基本形成。南改,北联,中突破,以六大功能区块建设为突破点,城区建设由点到面进一步拓展。新世纪现代商务区初显形象,物流园区、模具城商贸区、兴海路两侧区块开发扎实推进,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开始启动,临港滨海新城、三门湾新区协调开发,西店卫星城和中心镇培育发展,整体上实现了从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发展的突破。

  2007年9月,宁海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成为宁波市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县(市)区。通过创建国卫,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投资1829万元建成了徐霞客公园,2009年对柔石公园、飞凤山公园、正学公园进行大规模景观提升改造,形成高品位、高档次的城市园林绿化新景区,使城区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6.5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63平方米。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有序实施,城市六大节点和六大片区改造着力推进。2010年,宁海完成城市建设总投资50亿元、城市拆迁50万平方米、征地5000亩。

  “十一五”期间,宁海狠抓生态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先后完成化工、电镀、造纸、印染、铝氧化等污染行业整治,提升了企业治污水平,切实维护了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2005年以来,共否决651个不符合环保要求和产业政策的项目,否决项目合计申报投资额10.3亿元。2009年宁海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并成为宁波首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初步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年全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动员大会召开,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县创建的意见》,宁海进入国家生态县创建全面攻坚阶段。

  五年来,宁海交通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从改善出行条件、完善公路网络建设入手,全面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干线畅通工程等交通六大工程。2009年,甬台温铁路建成通车,宁海告别无铁路历史。甬台温铁路宁海段长41.20公里,占宁波段44.39%。2008年12月31日枫槎岭隧道及连接线工程正式动工,2010年11月隧道全线贯通。至2010年底,宁海形成“三纵四横三连一绕七干线”为主骨架的全县陆路交通网络,实现了宁海至宁波一小时通达区、县城至各镇乡半小时通达区的目标。

  五、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宁海深入实施“净化大地、美化家园”活动,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基础,农村交通、住房、环境大为改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创建省市级全面小康村58个,数量居全大市前列。

  至2010年,行政村环境整治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农房“两改”,全县新改建住房面积50多万平方米;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从2005年开始,全县完成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近600个村,改善和解困35万多人。5年来县财政“三农”投入达到22亿元,重点支持中小型水利项目、海洋渔业发展、农村公路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城乡社保等民生工程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

  六、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十一五”期间,宁海文化事业不断开花结果,宁海平调、十里红妆、泥金彩漆等传统名俗先后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十座古戏台成为全国文保单位,宁海荣获中国唯一的“古戏台文化之乡”称号;前童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许家山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宁海县委着力培育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创意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十里红妆”博物馆、东方造像艺术馆等为龙头的民俗文化产业群正在逐步形成。文化艺术领域与生产领域不断融合,产生出新的动力,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2009年,宁海被评为“省文化先进县”。

  五年来,宁海教育在“丰富教育内涵,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先后组建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潘天寿小学教育集团和跃龙教育集团等三大教育集团,实施城乡教育共同体。2009年9月,宁海探索实施了第二实验小学——强蛟小学城乡紧密型教育联合体试点工作,加强两校教师互动交流、教学统一管理。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仅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教育经费30多亿元,建设教育项目近百个。随着桃源中学、兴海中学、正学中学、茶院中学、桑洲小学等一大批现代化学校兴建,学校面貌大为改观。2006年秋起,宁海义务教育段开始实施免费,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通过县人民教育基金会、县慈善总会、企业家及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和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开展千名党员扶困生等活动,真正做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辍学。

  “十一五”期间,宁海县新改建21所医院,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基本完成,县第一医院、县妇保院迁建等一批医疗基础设施工程积极实施。全县社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达标率在90%以上,行政村联村责任医生工作覆盖率达100%。2010年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有所缓解;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7%和90%。

  宁海县委秉承“以人为本,民生为大”的执政理念,“十一五”期间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构建让发展成果及时普惠民生的体制机制。五年县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75.3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得到明显改善。积极开展城乡统筹的教育网、就业网、医疗网、养老网、安居网“新五网”建设,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深入推进“平安宁海”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数字电视、管道煤气等现代设施普遍推广,民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开放成果。2009年开始实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直接把城乡各类劳动者特别是广大农民都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当中,真正实现了养老保障的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2009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出资2400万元,向全县60岁以上老人发放补助金,受惠人数达7.7万人。保障性住房从无到有,五年累计建成1887套,在全国率先建立“六房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在全市率先启动并建成总投资达1.95亿元的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四期工程。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十一五”期间,宁海县委在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上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因地制宜推出“五帮五联五制”的城乡互帮互助“三五制”,为初步构建起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顺利举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实现了“风清气正、选优配强”的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县委加强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2009年,力洋、大佳何积极试行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宁海县委决定,2010年起在全部乡镇实行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发展。

  宁海县委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管理监督机制和退出机制,探索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促进选人用人的规范化、制度化。2010年首次推选优秀村社党组织书记进乡镇、街道领导班子。通过民主评议、民主测验和政绩考核等途径,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工作力度。建立“效能约谈”制度,以约谈的方式进行预警,督促工作开展,着力破解干部视野不宽、干劲不足、效率不高等效能建设难题。

  “十一五”期间,宁海县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总体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纵揽古今,宁海山广海阔,历史久远,人文兴盛,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人民群众勤朴聪慧,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均获得了长足进步,170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壮美的史诗。展望未来,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深入实践,我国正在经历从外需拉动到内需拉动、从高碳到低碳、从国强民富到民富国强的历史性转变。

  立足当下,继往开来。中共宁海确定“十二五”时期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宁波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平台、长三角区域生态旅游名城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行区,初步建成生态型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海城市。宁海迈入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时期,正在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定不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前行。

  新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振奋人心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同心协力,书写宁海“十二五”大发展大跨越的华美篇章!

  欢迎广大的客户朋友们进入以下页面试听专题片配音员样音,我们将为您提供周到的专题片、宣传片、解说等配音服务,目前优优配上有多达上百位经验丰富的专题片、宣传片配音员供您选择哦,以下是价格比较实惠的专题片配音员挑选页面:

  挑选试听地址:http://www.uupei.com/searchs.htm?w=%E4%B8%93%E9%A2%98%E7%89%87&u=602&ot=1&o=6

    如果您想配音,请加我们的在线QQ配音客服专员,我们将为您提供高品质的配音服务:如果你对小样比较满意,欢迎向我们咨询有关配音事宜,我们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谢谢。
[文案欣赏]更多精彩文章欣赏
[配音社区]其它最新美文欣赏
平台公告区
[平台新闻]优优配推出网配行业终极共赢运营模式
关注度:77641人次
[平台新闻]世界卫生组织与优优配的故事
关注度:1068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