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注册 登录 留言 收藏 演示 首页


[配音经验技巧]电视人物专题片注意要点

http://www.uupei.com  2011/5/3 10:28:50  优优配·配音经验技巧
标签:电视人物专题片 技巧方法
电视人物专题片注意要点
  【优优配(www.uupei.com)】电视人物专题片是多年来被各电视台采用的一种宣传报道形式,具有生动活泼、声情并茂、富有感召力的特点。它在电视百花园中是一朵鲜艳夺目的花朵,倍受广大观众的青睐。但是部分电视台有一些人物专题由于策划不到位,前期采访不深入,后期制作粗糙,致使一些好的典型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造成思想深度不够,艺术感染力不强,让人看后感觉平平。到底什么原因造成这些结果呢?我想不外乎这样几点:

  一、鲜明的主题定位,是节目的个性所在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个性,个性的不同使人与人又产生了区别,从而决定了自身存在的意义。一个节目、一部片子也应该是这样,如果没有个性,没有特点,都是一个面孔,那么它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所以说,鲜明的主题很重要,反映一个典型人物,主题应该怎样敲定?是反映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具有新思路、新观念、开拓创新的人,还是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还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工作的人,还是为摆脱困境奋力拼搏、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不同的先进人物有不同的先进事迹,片子的主题、选材、意义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一个片子的特点和个性。

  一般情况下,一个先进人物典型往往亮点很多,需要我们在大量的实事面前进行筛选,选出最能反映其个性的事实。事实上,人的思想大量反映在他的言行上,并不是当他做出先进事迹的时候才具有先进思想的,因此,要写好人物的思想,一定要选取能揭示人的思想境界,最能表现人的崇高品质的事来写,把写人与揭示人的精神境界结合起来。在相当一部分人物专题片中我们发现,反映一个人物时往往面面俱到,写了工作写家庭,写了家庭写爱人、孩子、老人,就像个流水帐,人物的思想被繁杂、琐碎的材料淹没。

  以2001年我台制作的电视专题《走出机关天地宽》为例,此片反映了叶县夏李乡轮岗干部马亮友,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轮岗回家开办搪瓷锅厂的事迹。片子从马亮友红红火火的制作锅车间说起,写到他开始轮岗回家后艰苦创业的过程及事业的成功。但作者又谈到了他的家庭、母亲、妻子和孩子,结果由于后半部分拖泥带水,削弱了片子力度,让人看后缺乏回味。其实事业上的付出和成功必然有家庭因素的影响,篇幅万万不可太长,着重反映马亮友轮岗时的矛盾心情和创业的艰辛以及敬业精神就足够了。所以说主题定位很重要,它是一个片子的个性所在、灵魂所在。

  二、让事实说话,是人物专题片必须遵循的原则

  在人物专题片中,大部分采用的是新闻手续,要用真实可信的人所做的事来感染人、教导人、激励人。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基础,要使人相信就要拿出事实来,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重要特征。我们常说,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狭义上讲这是指新闻而言,人物专题片由于受题材的制约,一般来说不可介绍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因为他有一个题材的确定、脚本的形成和后期制作过程。但在广义上讲,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是必须的。那么,用怎样的事实来说话,怎样用事实来说话呢?当然要用能反映片子主题的事实来说话,再之,这个事实必须是真实的故事,什么时间发生的事要有所交待。

  用事宜说话指的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寓观点于事实中,通过精心选择的事实中,通过精心选择的事实,反映作者的观点倾向,这样才能真心体现用“事实说话”的原则。用“事实说话”并不是在片子中不能发表议论,借事实的议论较少,大话、空话太多,什么“一年365天没有节假日,在外是个好领导,在家是个贤内助、好当家”云云,根本看不到事物的复杂和曲折。人物专题片顾名思义是写人,但人物个性的刻画往往离不开他们从事的具体事件,没有具体的实事,也就无法实现对人物的刻画,无法打动观众,更无法震撼人的灵魂。如2002年我台制作的人物专题片《好法官董海勤》,反映的是全国百名好法官之一——原叶县法院副院长董海勤从事审判工作20
多年来,迎难而上、心系人民、清正廉洁的事迹。作者选取了董海勤办案和执行案件中所做的5件事进行叙述,每件事叙述后加以精炼的语言概括,使人物的思想精神境界不断升华。由于故事的时间、地点确切,故事环环相扣,事件感人,回味无究。因此,人物专题片应首先把握好和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以人为“经”以事为“纬”,在叙述故事中表现人物。

  三、有“正在发生的”真实画面、音响、故事,片子才有感染力

  电视是给人看的,又看又听相互补充,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和作用。既然是给人看的,那么就有一个画画感染力的问题。目前,我们拍摄人物专题片大部分是以事后摆拍为主,往往经过构思后,依照脚本一气呵成的。为使画面真实自然采取“摆中有抓”、“抓中有摆”的手法,即在抓拍当中适当摆拍,在摆拍当中抓取镜头,尽量让人感到真实。一般来说,一部人物专题片从确定到拍摄,都有一个选材——构思——确定主题结构的过程,也就是说有一个时间段落。在选题确定后,我们应应该对所要反映的人物近期的动态进行关注,对他(她)即将发生的事有所预测,有所了解,做到随时抓取。如我台拍摄的电视专题片《母爱无价》,这部片子从开始到完成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记者五次去叶县邓李乡杜杨村跟踪拍摄了近80岁的婆婆伺侯好病瘫媳妇的故事,抓拍到了婆婆给儿媳喂饭、梳头、洗衣服、拉媳妇赶会看戏等镜头。全篇除了开篇和中间插入的部分现场是后期拍摄外,其它镜头基本上都是正在发生的真实画面。你说她很艺术吗?不,你说它画面很讲究吗?也不是。但它很真实,很有感召力。

  要达到人物专题片画面故事的真实还有一个方面,这就是记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在采访中,耳听八方,注意发现,借景生情,借物联想。如电视专题片《买粮吃的农民》中,记者发现农民刘国亭不仅把几十亩地全部种成了蔬菜、草莓、苹果等,还订阅了《农民之友》、《致富信息》等杂志,光记下的咨询电话和有关问题就有满满的三大本。就这一简单的真实画面再加解说的补充,给人们片子以外许多想象。所以说注意观察、注意发现细节,对创作“正在发生的”真实画面特别重要。

  四、后期精心制作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电视专题片不同于广播、报纸,他把文字稿件、音乐资料和拍摄来的录像资料完成后,还要经过编辑合成这道程序,这就是后期制作。电视片的后期制作尤其重要,它没有戏剧性情节线索,而是靠把不同的现实生活片断利用蒙太奇的手法加以巧妙的组接来表达思想,反映主题,反映生活。从某种意义说,电视片是否能吸引观念,就靠电视编辑的后期制作的技巧。因此,电视节目的合成并不是一种线性技术性工作,它是体现节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重要工作,这道程序对电视人物专题报道是否成为精品至关重要。人物的心情,事件的急剧变化,都要通过画面和音像来表现效果。电视专题中往往因为人物的一句话或一个画面编辑合成的好就增色,编辑合成的不好就减色,千万马虎不得。如专题片《母爱无价》中,当儿子谈到家中的顶梁柱媳妇突然瘫痪,年近80岁的老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时,再也控制不住,哽咽着说不出话,泪水在眼中打转,记者在编辑这段同期声时并没有急于把画面剪断,虽然没有解说,但观众从他的表情上可以感触到了他家当时的艰难。因此,后期制作看似简单,但组合的好与坏、庸于奇、顺与阻则一目了然,关系到一部片子的成败。

  在多媒体多频道激烈竞争和观众欣赏水平提高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节目质量,而搞好电视人物报道是搞好电视宣传的永恒主题。虽然人物专题既要找准典型,挖掘人物的细节、动人的语言,又要做到声画价值的融合非常难,但我们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

    如果您想配音,请加我们的在线QQ配音客服专员,我们将为您提供高品质的配音服务:如果你对小样比较满意,欢迎向我们咨询有关配音事宜,我们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谢谢。
[经验技巧]更多精彩文章欣赏
[配音社区]其它最新美文欣赏
平台公告区
[平台新闻]优优配推出网配行业终极共赢运营模式
关注度:77641人次
[平台新闻]世界卫生组织与优优配的故事
关注度:106850人次